前 言
1945年7月,中国抗日战争已近尾声,毛泽东邀请黄炎培、章伯钧和傅斯年等民主人士到延安参观。在窑洞里,中国民主同盟的黄炎培说,中国几千年来每个朝代开始都是励精图治,但不久就腐化堕落,民不聊生,然后或百姓揭竿而起,或宫廷内外乱斗。改朝换代之后,新的朝代没多久也一样,最后政息人亡,又开始一轮循环。黄炎培问,如果中国共产党执政,如何跳出这个国家兴衰的周期律?
毛泽东道,“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。这条新路,就是民主。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。只有人人起来负责,才不会人亡政息。”
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这番对话,史称窑洞对。在我看来,这是史上最重要的谈话之一。它谈的不是一朝的兴亡,而是人类的共点。人类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建立国家,但国家(和政府)却总是坑害人民,数千年循环不止,古今中外概莫能外。
黄炎培在延安和毛泽东彻夜长谈,心悦诚服。回到重庆后他奋笔疾书,于1945年8月出版了《延安归来》一书,向社会各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。窑洞对一时成为美谈。
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在野党,它向全国许诺多党联合政府,向知识分子许诺民主自由,向农民许诺均分土地,向资本家许诺保护工商业,很快获得了广泛支持。经过三年血腥内战,国民党败走台湾,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成为执政党,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。
但是很遗憾,窑洞里的诺言并没有实现。毛泽东后来的执政有两大特征:政治上独裁,经济上共产。他不受任何制约,政令天马行空,独裁程度远超秦始皇。毛将一切收归国有,包括住房、工厂和耕地。企业家阶层整体消失,个人委身于各个单位,农民则变成了国家农奴。报刊杂志和印刷出版业被国家直接管控,言论自由基本为零。
毛统治下的中国,从1949年到1976年,是一个红色恐怖的时代。毛发动了一系列残酷的政治运动,实行了一系列荒唐的经济政策。超过三千万人死于反右派运动、大跃进、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,异议者一律被关进监狱乃至处死。人民的监督完全是一句空话。事实再次证明,政客们上台就翻脸是常态,这才是历史的规律。毛泽东和历史上的帝王没有什么区别,只不过他挂了一块马克思主义招牌。按他自己的说法,他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。
这种以帝王为首的君主专制有三个基本特征:第一,帝王拥有最高权威;第二,帝王终生执政;第三,继承人由帝王指定。毛时代完全符合这三个特征。中国名义上是人民共和国,实际上恢复了帝制。我们可以把1949到197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毛朝。
中国从1978年起由邓小平执政。虽然邓小平在1989年主动退休,但他在幕后继续掌权直至去世。邓不但指定了继承人,并且还指定了两代(江泽民和胡锦涛)。从君主制的三大特征来说,邓小平也可以列入帝王之列。邓小平实际上推翻了毛朝,建立了邓朝,毛的妻子和亲信也遭到了逮捕和清算。
虽然邓小平在1989年6月大开杀戒,以铁腕手段镇压了天安门广场的民主运动,但除此之外,邓可算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帝王。邓的权力受到了陈云等另一些老人的制约,其总体的独裁度有所降低。
邓小平虽然指定了继承人,但并没有指定他自己的儿子或女儿,而是京城之外的政坛新星江泽民(时任上海市委书记)。尤其值得赞扬的是,邓于1982年修改了宪法,明文规定国家主席连任不得超过两届。虽然国家主席并无实权,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姿态。任期限制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邓时代的土地所有权依然由国家完全控制,但邓抛弃了毛的基本经济政策 -
全面公有制和计划经济,改行(有限的)私有制和(国家垄断型)资本主义。基于毛和邓在政治和经济政策上的巨大差异,我们可称邓小平时代的中国为邓朝,或中华人民第二共和国。
江泽民和胡锦涛时代基本是萧规曹随,属于邓朝的延续。。。
综上所述,虽然中国大陆在1949年之后号称人民共和国,但这个国名只是一张皮。按照君主专制的三大标准,中国并没有走出帝制。千年王朝周期律依然在中国循环。
毛泽东和黄炎培在窑洞所谈的王朝周期律并不新鲜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1820年代完成的《历史哲学讲演录》中指出,“中国没有真正的历史,因为他们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是不变的;几千年来它基本没有变化。中国历史的存在模式是封闭的。”
黑格尔这段话引发了相当的争议,但王朝兴衰周期律在中国循环了三千多年,这基本没有争议。早在明末清初时期,就有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之和唐甄等人开始反思中国的千年帝制,否认君权神授。唐甄在《潜书》中说,“自秦以来,凡为帝王者皆贼也。”
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谭嗣同在1896年也曾说,“二千年来之政,秦政也,皆大盗也。”
国家和政府如强盗,抢走了人民的财产,剥夺了人民的自由。君主专制让国家变成了人民灾星,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:第一,帝王荒淫无度,官员横征暴敛,居民饱受欺压;第二,王朝更替之时经常杀得血红似海,暗无天日,人民的生命财产惨遭涂炭。
这不单是中国的问题,全人类都基本如此。对于国家和政府反复坑害人民的事实,美国《独立宣言》起草人之一的托马斯•杰弗逊曾总结说,“人类的自然发展趋势使得政府总是有着扩张和增强的倾向。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上,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腐化和堕落,最终侵犯人民的权利。”(The
tendency to increase in size and power is a natural phenomenon. A
tendency to corrupt, to degenerate, and to trample on the rights of
the people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at concentration of power.)
美国独立战争的精神领袖托马斯•潘恩1776年在《常识》一书中还写道,“政府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种免不了的祸害;在最坏的情况下,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。”
(Government, even in its best state, is but a necessary evil; in its
worst state, an intolerable one.)
国家和政府最开始是怎么产生的,它又是怎么变成祸害的?这些问题很难回答,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,我们无从知晓具体的情形。但是有一点很明确:在探讨国家这些政治概念的时候,其前提是人性本恶。如果人性本善,每个人都积极为他人着想,地方就会一片和谐,我们就不需要国家,也不需要政府。
探讨普遍的人性,实际上也是探讨平等,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征。按照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,人人生而平等,不分性别、种族、学历、贫富、阶级或信仰等等。
这里强调的是所有人的生命和自由都同等重要。如果强调少数人(如君王)或少数群体(如白人或贵族)的生命和自由最重要,那其他人的生命和自由都将被践踏。换句话说,如果没有平等,生命和自由都是一句空话。所以,本书将生命、自由和平等三个词相提并论,缺一不可。生命是基础,自由是本性,平等是前提。
现代人对平等的推崇也是通过血腥的教训才得来的。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,这是人类六千年历史的总结。只要还有一点不平等,人类就必将再次陷入血战。1776年的美国《独立宣言》宣称人人生而平等,但它拒绝赋予黑人平等的地位,结果1861到1865年的南北内战让美国付出了伤亡七十多万的代价;从1848年发表《共产党宣言》开始,马克思坚持无产阶级高人一等,资产阶级必须被消灭,结果导致了诸多社会主义国家对商人、地主、知识分子乃至无辜平民的系列大屠杀,数千万人丧生;德国和日本信奉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高于其他民族,结果1939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付出了伤亡近七千万的惨痛代价。在今天,在核战争的威胁下,除了奉行所有人一律平等的原则,人类没有别的道路可走,否则将面临总灭亡。
人有两个最基本的追求,一是生命,二是自由。生命是一切的基础,人首先要活命。但如果只是活着,一辈子被关在牢笼里,那就生不如死,所以自由与生命同等重要。本书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点评都基于这两点,即它是否在物质上改善了人民生活,在精神上增进了人民的自由。对于平等这个概念的历史发展,本书也将给予少量点评,虽然古代人类实行了数千年公开的奴隶制,基本没有人人平等这个说法。
简单定义一下个人自由,它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和行动的权利,其在物质上包括身体自由和财产自由,在精神上包括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等。
要注意,个人自由也是一个近代概念,古代基本没有这个说法。欧洲首次明文规定个人自由的是1789年法国的《人权宣言》,中国首次明文规定个人自由的是1908年大清国《钦定宪法大纲》。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是否可以用现代标准来评判古代历史事件?答案当然是可以的,不然我们将永远生活在古代。但如果篇幅许可,最好也把该事件放在当时的环境下进行点评。
国家的诞生与人性密切相关。整体来说,人是一种天性追求快乐但又很懒散的动物,人人都想不劳而获,少数人甚至结伙进行偷盗或抢劫,搞得民不聊生。关于整个社区(或国家)都被街头黑帮所控制的悲惨局面,可参见海地共和国现在的情况。
为避免社会秩序陷入彻底混乱,居民于是聘请专人,组织一个管理机构,维护社会秩序,兼抵御外敌。这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就是政府,它所管辖的这块土地就是一个国家,这些专职的管理员就是政府职员,其首领就是国王或帝王。
以上这种国家起源说是后来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假设。按照这个框架,居民是甲方,国家和政府是乙方。甲方委托乙方管理地方,乙方如果干得不好就得走人。类似理论古代已有雏形,后来由英国人洛克(John
Locke)和法国哲学家卢梭(Jacques Rousseau)将之发扬光大。
很明显,国家的特性是以暴制暴。从这个角度说,政府必须是当地最大的黑帮。但是人性本恶,政府职员也一样会作恶。他们以权谋私,鱼肉乡邻。对居民来说,此乃前门打虎后门来狼:建立国家和政府、聘请管理员来对付坏人,结果这些管理员比坏人还坏。于是民众揭竿而起,浴血奋战,最后换了一批管理员。但没过多久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。于是民众再次起义。暴政-起义,再暴政-再起义。自公元前3200古埃及王国开始,人类历史就这么循环了五千多年。
人类毕竟是智慧动物,他们后来慢慢想明白了:天下乌鸦一般黑,国王个个都作恶,君主专制必须要改变。具体的做法有两种,第一种是君主立宪,第二种是民主立宪。君主立宪礼仪性地保留了国王或皇帝,如英国和日本,而民主立宪则完全抛弃君主,建立共和国。
1215年,英国贵族迫使国王签订《大宪章》,迈出了限制王权、走向君主立宪的第一步。1581年,欧洲的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,其后有美国(1776年)、法国(1792年)和中华民国(1912年)等。
前文说过,君主制有三大基本特征:第一,帝王拥有最高权威;第二,帝王终生执政;第三,继承人由帝王指定,通常是其长子。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,君权神授。统治家族至高无上,上天授予该家族进行(永远的)统治。而民主制则强调人民至高无上,以制度来保障个人的权利。
在民主制度下,政府的管理权是人民授予的,干得不好就得走人。民主制的三大特点是:第一,任何人不得拥有绝对权威(实行分权制约);第二,实行任期制,禁止终生执政;第三,实行选举制,禁止指定继承人。凭借这三点,居民就可以定期并且和平地更换政府(管理者)。
民主制的三大特点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基本信念,其潜台词是人性本恶,统治阶层(管理者)必定会作恶。民主制的三个特点还代表着人民对政府的不完全授权,即授予政府管理权,但定期换人,并以分权制约的方式防止贪污腐败,损害人民的权益。
人类历史从古代到近代,从君主制过渡到民主制的趋势是很明显的。这个趋势又称近现代民主潮流。孙中山先生曰,世界潮流,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当然,民主制度是逐渐发展的,其范围在欧洲最开始只限于贵族,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之时扩展到所有的白种男人(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恢复古希腊传统)。至于妇女、奴隶和其他种族也获得平等的权利,则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,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。
以上是简略回顾。每块大陆的历史情况各有不同。古代美洲和澳洲人口稀少,居民多以采集和游牧为生,少有疆域明显的国家。在亚欧大陆,各国君主专制的程度也差别甚大。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,以及共和时代的古罗马,均有民选执政官并限制其任期的情况,已经具有相当的民主制特征。亚欧各国君王的权威程度也有不同。欧洲在中世纪前后的一千多年里,国王的权威受到了教会的强力制约,而古代中国则没有这个情况,帝王专制水涨船高,到明清两朝达至巅峰。
(待续)
关注老杨
杨飞作品集:999kg.com
微信:laoyang2063
微信公众号:老杨书吧
新浪微博@长沙杨飞
推特Twitter@feiyang17
脸书Facebook@长沙杨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