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作品

 

太平天国运动

 

 

大清国三百年,大规模民变数不胜数,前有白莲教起义,后有陕甘回乱。但要论杀人最多、影响最大者,当属太平天国运动(旧称洪杨之乱)。这次农民起义持续十四年,波及十八省,遍地狼烟,屠城无数,至少有四千万人丧命。

太平天国的首领是一个名叫洪秀全的乡村读书人。他1814年生于广州花都,自幼熟读儒家经典,十六岁就参加科举,但屡试不中,到了三十一岁连个秀才都考不上。极度郁闷之下,遂生报复社会之意。洪秀全起事之后,路遇孔庙和书院一律砸毁。这是后话。

理论上来说,太平天国也是鸦片战争的副产品之一。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,基督教才得以进入中国乡村。洪秀全借用欧洲进口的基督教,然后进行了国产创新。人生郁闷之时,他偶然得到了一本基督教小册子,名曰《劝世良言》。洪读后茅塞顿开,然后他自创新教,名曰拜上帝教,号召大家一起造反,创造一个“有田同耕、有饭同食、有衣同穿、有钱同使”的太平天国。

这种等贵贱、均贫富的口号简单粗暴,数千年屡试不爽。当然,事情要搞大,除了物质上的诱惑,还要有精神上的号召,至少也要装一下神仙鬼怪,在鱼肚子里藏一块布,透露一下谁是天命大王。洪秀全则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弟弟,上帝派他到人间来拯救众生。

1851年1月,洪秀全率数千信众,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起事。从山里杀出来的这队人马,乃是一群手持菜刀和鸟铳的乌合之众,但他们一路过关斩将,连克数县,半年多就发展到数万之众。9月,太平军占领广西永安,洪秀全在此建政。他自称太平王,封杨秀清为东王,冯云山为南王,韦昌辉为北王,石达开为翼王。

1852年4月,太平军自永安突围,进入湖南。8月围攻湖南省城长沙,未果,随即绕过长沙北上,11月占领岳阳。1853年1月,太平军攻占湖北省会武昌,旋即顺江东下,两个月后即占领江苏南京。南京是六朝古都,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,在此建立太平天国,自称天王。至此中国又出现了南北两个对立政权。

太平军纵横中国南方两千公里,杀遍广西、湖南、湖北和江苏等数省,未遇有效抵抗。洪秀全从1851年1月山村起事到1853年3月南京称帝,全程仅十四个月,这个速度令人目瞪口呆。清军打不过洋枪洋炮的英国人还情有可原,但现在连手持菜刀和鸟铳的农民也打不过,相当出人意料。这至少说明两点,第一,大清国早已腐败透顶,徒有其表;第二,老百姓被长期欺压,早已穷困潦倒。既然活命都难,不如干脆造反。中国已是遍地干柴,烈火一点就着。

以太平军的这个气势,如果在占领南京之后全力北伐,说不定当年就能拿下北京,大清国可能就此作古,中国历史就要改写了。但洪秀全天京称帝之后即大修宫殿,广纳嫔妃,躲进后宫开启了帝王的享乐模式。

造反是个杀头的事,不是你杀掉皇帝就是皇帝杀掉你。造反造一半,迟早掉脑袋。洪秀全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他后来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北伐军,图谋北京。这支偏师一度杀至天津附近,无奈孤军无援,最后被灭。

整体来看,太平军采取的是运动战。除天京之外,他们较少长期占领城市,缺乏稳定的根据地。或者说,他们在官军的围剿之下很难建立长期根据地。每下一城,太平军都是一顿烧杀抢掠,然后走人。过阵子还可能杀个回马枪,再抢一次。以武昌为例,从1853到1855年,该城被太平军三度攻陷。这个中国中部最大城市几成废墟。

眼见太平军势如破竹,大清国江山难保,咸丰皇帝无奈于1852年底下旨,命地方官组织本地武装,各自为战,凡胜太平军者一律加官晋赏。大清国的传统正规军(八旗军和绿营)从此慢慢退出历史舞台,汉族地方武装迅速崛起,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就是曾国藩的湘军。

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,和洪秀全一样也是乡村读书人。但曾国藩少年得志,十五岁就名列长沙童生第七名,二十三岁中举人,二十七岁被道光帝钦点为殿试第二名,入翰林院,授礼部侍郎。

太平军杀到湖南的时候,曾国藩因母亲去世,正在湘乡家中丁忧。咸丰帝降旨之后,曾国藩于1853年1月赶赴长沙,与湖南巡抚一起组建湘军。曾国藩和洪秀全这两个读书人,一个得意一个失意,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对决。

湘军是一支家族性地方军,士官多有同族、同乡或好友之谊,颇能共同进退,战斗力较强。因太平军抢掠无度,湘军得到了各县乡绅相助,再加之开征特别税,有地方财政支持,一般不拖欠士兵军饷。饥民于是踊跃加入,湘军得以迅速扩张。

当然,事情要搞大,除了物质上的诱惑,还要有精神上的号召。1854年2月,曾国藩发表《讨粤匪檄》,斥太平军劫掠州县、荼毒生灵,并指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邪教,“窃外夷之绪,崇(伪)天主之教,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、诗书典则,扫地荡尽。”

但凡各种教,没有不邪的,只是程度不同。《讨粤匪檄》所言亦不过分。中国是千年孔孟之邦,名教之乡,社会传统惯性甚大。拜上帝教则把中国的千年传统扔进了垃圾堆,强制国人改信变种基督教。湘军和太平军的对决,亦可称为中国传统礼教和改版基督教之战。就受众多寡而言,曾国藩当时要胜洪秀全一筹。

即便有湘军力战,大清国和太平天国也是互有胜负,难分高下。俗话说不作不死,太平天国的败亡,实乃内因为主。1856年9月,天京城内诸王争权夺利,突发政变。东王杨秀清(九千岁)居功至傲,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。9月1日夜,北王韦昌辉奉天王密令,带兵杀了杨秀清全家,东王府内数千人几无活口。翼王石达开批评韦昌辉滥杀,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,翼王夜半逃出天京,但家属及府内数百人均被杀。第二天韦昌辉被洪秀全训斥,干脆反了,领兵攻打天王府,但被洪秀全反杀,随后被株连者不计其数。数日之内,太平天国几个大王全挂,首都血流成河,数万人头落地,史称天京事变。

太平天国经此一变,实力大损,开始由盛转衰。虽然其后太平军有陈玉成和李秀成等将领试图挽回颓势,一度攻破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,甚至远征四川和西安,但整体并未扭转败局。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为主力,清军慢慢占据了上风。太平军的主要据点安庆、九江和苏州等先后被攻占。到1863年底,天京被清军围困,已成孤城。

清军能反败为胜,除了靠湘军和淮军力战,还靠洋人支持。湘军和太平军都有洋枪洋炮,双方均聘有洋教习。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签订,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,大清国再次领教了洋人的厉害,决定借师助剿。部分英法联军后来直接参加了雇佣军。受益最多者是淮军首领李鸿章,其麾下有成建制的外国雇佣军,到1862年初达五千人之众。这支雇佣军以美国人华尔和英国人戈登为首,开始叫洋枪队,后赐名常胜军。

其实在1860年之前,洋人基本是中立的,两边卖军火,大发战争财。香港总督和法国领事还先后访问过天京。但是随着太平天国渐露颓势,行为越来越荒唐,洋人开始倒向大清国一边。从经济上来说,太平军惯于烧杀抢掠,主要城市屡屡被毁,也损害了外国商人的利益。

以宗教理论来看,拜上帝教这个中国版基督教对洋人来说也实难接受。欧美基督教虽派系林立,但不管是天主教还是新教,都承认上帝只有唯一的儿子(耶稣基督),并且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,早已不在人间。但洪秀全硬说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、耶稣基督的弟弟,并且他是活的,被上帝派到人间拯救众生。《圣经》被洪秀全改得面目全非,欧美基督徒哪受得了这个。

1864年7月,湘军攻破南京,太平天国亡。洪秀全已在一个月前去世,被开棺戮尸。幼天王洪天福贵(洪秀全之子)后被凌迟处死,年仅十四岁。天京屠城尤为惨烈,老弱妇孺亦不能免,被杀者近三十万。这个数字与1937年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大致相同。不同的是,这次屠城是中国人互杀。

相比之下,鸦片战争打得相当文明,整体只是几个沿海城市的短期冲突,甚少伤及平民。而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波及十八个省、长达十四年的惨烈拉锯战。太平军前后攻占县城六百多座,半个中国被杀了个底朝天。太平军的策略是运动战加屠城,多个城市还被反复屠戮。武汉、南京和苏杭等富庶地区几成废墟。

从1851到1864年,中国人口急剧下降。史学界人士计算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从两千万到九千万都有,取中间数的话至少也有四千万。作为对比,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总数只有两千万,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七千万。论绝对数字,太平天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内战,没有之一。论相对比例,可能只有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屠四川在其之上。

需要指出,屠城这种恶行,清军和太平军乃是一丘之貉,双方都在干,而且愈演愈烈。他们互相仇视,互称对方为匪,最后杀红了眼,不论对方是否投降,不论是否平民,一律杀尽再说。曾国藩人送外号曾屠夫,又名曾剃头。

李鸿章的淮军也类似。淮军在苏杭地区几乎是下一城屠一城,绝无手软。1863年12月,淮军和常胜军合围苏州,太平军最后开门投降。李鸿章假意设宴款待太平军投降将领,席间埋伏刀斧手,将赴宴者全部斩首,接着集体屠杀了已经投降的太平军两万余人,史称苏州杀降。常胜军首领、英国人戈登曾拍胸脯保证投降者的安全,他闻讯怒骂李鸿章背信弃义,并提枪前来算账,差点闹出重大外交冲突。

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中国一大悲剧。国人对杀,其状惨烈,但中国社会并无进步,甚至还有倒退。太平天国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。洪秀全既是最高行政首脑也是最高宗教领袖。他的太平军与历史上的农民军并无二致。他建立的太平天国依然是一个世袭罔替的封建王国,并带有浓厚的邪教特征。

人类吃够了政教合一的苦头,所以历史从古代到近代,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政教分离,让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。宗教是排他的,而国家是一个暴力机构,政教合一意味着暴力排他,异见者一律进牢房或掉脑袋。从欧洲的黑暗中世纪到所谓的伊斯兰国,到最近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,事实一贯如此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太平天国奉行政教合一是逆潮流而行,是历史的倒退。

太平天国的排他性堪比伊斯兰国。太平军所到之处,孔庙、书院、佛寺和道观一律砸毁,四书五经列为禁书,春节和中秋等传统节日被禁,改过天父天王节。全国上下必须诵读(经洪天王)审定的《圣书》,无人敢说一个不字。相比之下,大清国的儒释道各教虽然式微,但基本都能生存。满洲贵族信奉萨满教,但并没有禁止汉人的传统和节日(剃发易服除外,参阅明末清初一节)。

在民族政策方面,太平天国以排满为号召,行为也相当极端。大量满族人被杀,无论贵族还是平民。虽然明末清初八旗军也大量屠杀过汉人,但冤有头债有主,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祖上(比如他太爷爷)曾犯过罪就杀了这个人。对这种历史旧账,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牢记教训、忘记仇恨,否则杀戮将世代延续,永无停息。

虽然太平天国在初期以“有田同耕、有饭同食、有衣同穿、有钱同使,无处不均匀、无人不饱暖”为口号,但这些诺言后来全都落空。以土地制度为例,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《天朝田亩制度》,但那只是摆个样子,完全没有实施,其主要控制区依然是农民交租、地主交税,耕者有其田是一句空话。

以太平天国的官制和民众的生活来看,它建国后实行的依然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,其高级将领和王爷府邸奢华,妻妾成群,生活腐化。以天王本人为例,洪秀全定都天京之后最热心的是扩大自己的后宫。据幼天王被俘后的供述,他的妈有名字的就有八十八个,无名后宫娘娘不计其数。天王如此淫乱,但太平天国普通民众却必须分住男营和女营,即便夫妻也不得轻易见面。这类恶劣制度直到太平天国覆灭之时也没有完全废除。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这哪里有一点平等可言。

当然,太平天国也不是一无是处。其控制区实行禁烟,鸦片难寻其迹,这一点值得肯定。第二点,太平天国至少在表面上提倡男女平等,这个理念当时世界领先。1853年,太平天国开科取士,增设女科,南京女子傅善祥被钦点为女状元,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。当然,太平天国的科举,考的不是四书五经,而是天王诏书和语录。

太平天国是一个土洋结合的怪胎。它篡改西洋宗教,混合世袭帝制,其首领还夹杂着江湖神棍之色彩。1856年初,东王杨秀清奏报湘军攻势,洪天王答曰,“朕奉上帝圣旨,奉天兄耶稣圣旨,下凡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,何惧之有?朕铁桶江山,尔不扶,有人扶。尔说无兵,朕之天兵多过水,何惧曾妖(国藩)乎?”

我读此史料感慨不已。天兄天父、天兵天将,这是典型的神棍做派啊。假如当年太平军北伐成功,洪秀全得了天下,恐怕会如曾文公所说,“数千年诗书典籍扫地荡尽”,中国现在都还人手一本天王《圣书》,早请示晚汇报,齐诵天王万寿无疆。

如果你把大清国看作邪恶政权,把满清贵族看作国贼集团,那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有功,它沉重打击了满清政府,动摇了其统治的根基。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首的汉族官员开始掌权,八旗军从此逐渐瓦解,湘军和淮军则成了后来地方军阀之鼻祖。

太平天国运动十四年,半个中国被反复蹂躏。太平军和清军对杀之惨烈,在中国战争史上堪称空前绝后。狼烟滚滚,屠城无数,无辜丧生者近四千万,武昌、南京和苏杭等富庶之地几成废墟。这个太平天国徒有其名,它的王爷和亲信们有各种特权和福利,但对辖区的普通民众来说,它既不太平,也不是天国,而是地狱。

拜上帝教是典型的邪教。太平天国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世袭王国,其奉行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形态是历史的倒退。太平天国运动在政治理论上毫无建树,在经济上摧毁民生,在文化与宗教上极端排他,中国传统文化被扫地荡尽。大清国虽然腐败,但还没有邪门到如此程度。两害相比取其轻。如果大清国和太平天国二选一,我可能会选择前者。这也是曾文公当年的艰难抉择。

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,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进步基本没有益处。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相比太平天国,1911年的辛亥革命则是以较小的代价,获得了极大的成就。三千年帝制就此瓦解,中国开始迈步走向共和。这是后话。

 

(待续)

 


 

返回简明中国史总目录

 



 

关注老杨
杨飞作品集:999kg.com
微信:laoyang2063
微信公众号:老杨书吧
新浪微博@长沙杨飞
推特Twitter@feiyang17
脸书Facebook
@长沙杨飞

 


本人坚持独立创作,不加入官方协会,作品免费阅读,不刊登广告。您若喜欢拙作,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打赏。我的支付宝账号就是我的手机号:13974850714。微信打赏请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:


感谢支持独立作家

留言板

回顶部

返回网站首页